• ~~~请注意下次更新时间~~~ 

邯郸市建设局 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专题询问 落实情况的报告

 二维码 141
发表时间:2018-10-06 22:17

邯郸市建设局

关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专题询问

落实情况的报告

2018420日)

按照邯人常〔20181号文件“关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报告审议意见”,现将近期落实情况报告如下。

一、关于重塑建筑业辉煌的规划和举措

针对邯郸建筑业大型企业少,市场竞争力弱的整体情况,按照“规范市场秩序、严格现场管理,搭建合作平台、突出绿色建筑、促进共享发展、重振邯郸铁军”的发展思路,我们近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(一)抓顶层设计,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。研究制定了《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已经报市政府,拟以市政府文件印发。同时,以建设局文件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的实施意见(暂行)》、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发挥建筑业协会作用促进全市建筑业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、《邯郸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强化措施》等文件,从顶层设计上健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。

(二)抓企业扶持,夯实建筑业发展基础。49家重点企业纳入扶工助企台账,新增二级以上资质企业6家,今年还新选取了7家实力企业培育特级资质。加强建筑施工产业工人培训力度,已培训产业工人500多人,全部取得技术职业资格证。今年计划再次举办全市建筑工人技能大比武活动,并积极争取全省建筑施工技能竞赛在邯郸举办。鼓励企业推进科技研发,起草了《关于在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推广应用新技术、新材料的实施意见》,已报市政府研究,拟以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。在市场占领上,我们专门赴外地考察学习,研究建设工程招投标办法,力促本地建筑企业更多承揽业务,考察报告已报市政府。同时,积极解决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实力不强问题,组织了20多家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,在资金保障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帮助。

(三)抓现场管理,推进文明工地创建。春节过后就全市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、工程质量、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进行了全面摸排,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建立清单,限期整改。326日,按照高宏志书记关于“项目建设看东区,东区建设创标杆”的要求,召开了东区建设项目承建标杆工地动员会,17家建设(开发)单位、62家施工单位、39家监理单位,共计100多人参加了会议。328日,又召开了全市建筑工地整治会议,进一步明确了现场管理的各项标准和要求。凡是未经核查或核查不合格的工地一律不允许复工建设。

(四)抓转型升级,强力推进装配式建筑。合国家扶持政策和我市钢铁大市的特点,我们把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,做大做强的方向。继去年成功争创“国家装配式示范城市”基础上,今年又选取3家企业扶持建设装配式建筑基地,进一步完善我市装配式建筑体系。要求东区所有公建必须采用装配式建筑模式,全市建设项目装配式建筑使用率不得低于30%,为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。

二、关于房地产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和房地产业发展

(一)抓削减存量,强力化解遗留问题。目前,全市378个遗留问题项目,已完成346个,完成比例91.5%;转移分户登记任务149479套,完成首次登记143330套,完成分户登记发证34959套。今年以来,高宏志书记、王立彤市长、师振军副书记、政法委穆伟利书记、张跃峰副市长等市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调度,对疑难问题一事一议,逐个过堂剖析,有力地推进了问题解决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把商业和写字楼项目纳入房地产遗留问题处置范围,对全市进行了再次摸排,共梳理103个项目纳入处置范围,目前已解决12个。针对部分开发企业不配合、不积极为群众解决遗留问题的情况,由市政法委牵头,已开了2次会议、共计对37家房地产企业的法人或实际控制人进行了训诫约谈,其中20家目前已解决。对问题较多、涉及法律诉讼的6家实际控制人采取了行政滞留措施,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。

(二)抓规范增量,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。近年来,在积极处置遗留问题的同时,我市新上房地产项目大多规范有序,增量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良好。目前,《邯郸市宜居城市建设专项规划》已经形成成果,并向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。此件将引导房地产企业强化开发品质意识,把房地产项目做优、做强,改善居民居住环境。为保证增量项目规范推进,我们制定了《关于加强房地产行业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已报市政府行文印发。3月份,我局牵头,组织规划、城管、房管、人防、公积金等部门开展了综合执法检查活动。共梳理出201511日之后新开工并取得审批手续的项目198个,其中完工待验项目50个,全部建立了台账。目前共检查47个项目,发现问题项目7个,正在依法依规处置。同时,我们已经建立了建设信用评价体系,将建设(开发)、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等企业,以及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信用体系管理。通过诚信管理,严格企业资质升级、土地摘牌、市场准入等管理,规范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市场行为。本月初,又牵头组织开展了新建住宅小区配套设施普查工作,为下步完善我市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做好前期工作。


友情链接

友情链接

副标题
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